2023.7.16上午,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全体员工走进聊城,开展此次党建活动。活动路线围绕在古城区内外开展,包括清代四大民间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旧契约交易凭证博物馆“聊城契约文化博物馆”、记录世界最早水利工程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本次党建活动主要目的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
海源阁Haiyuange
借7月9日海源阁故址举办“海源阁散失古籍精品展”的契机,一行人先行到达“海源阁藏书楼故址”,学习海源阁藏书楼创建者杨以增先生及子孙杨氏一族历经四世致力于集纳宋元珍本的藏书佳话。
受地理位置和季节性降雨的影响,为使藏书得到有效保存杨以增先生立下了每两年或三年清明至立夏“曝书”的家训;以及除契交外,家中主仆不准登阁观书的藏书管理,并出现刘鹗冒雪观书不得求见而留下的《东昌府题壁》,由此可见当时藏书家对藏书的珍视。
1930年海源阁藏书遭遇劫盗散落国内海外,直至今天通过社会各届藏书家助展,得以让当年流落善本古籍“重归故里”。虽未能赶上当日珍本精品展,但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馆里展出的一本李善校勘后的昭明文选清代重刻本,刻板工整、井然有序,注释内容引用古文辞藻,可以说作为研究古代文学的史中史,让观者书不释手,久久不忍离去。
聊城契约文化博物馆Qiyuewenhua
在光岳楼北侧主干道南侧一条小胡同里,我们恰巧碰到一座和公司纸质文献修复业务相关的契约文化博物馆。馆内文献资料颇多,覆盖了各种类型的契约文献,像古代房契、地契、卖宅契、租赁契、典当契、补契、过继契、继承契、卖身契、卖妻契、发票、风水占卜手书等,可以说是“无‘契’不有。
通过馆内展示呈现出各时期契约幅面发展的不同变化,像清朝三联地契,前后两联为印刷官契,中间一联为手写买家卖家交易的内容(含前因后果、时间、额度(金钱、物品、房产)、这桩交易的见证人、立契人、待笔人),各联之间加盖官方“齐缝章”生成法律效应的“红契”(契约保存完整的可达到1.6m*0.6m,有的为四联);1951左右当时房屋地契多为两联或一联,并贴有税票。
古代契约立契代笔人多以楷书执笔,字体工整俊美,在展览末端陈设冯亦吾先生书法作品,借先生作品向我们展现由古至今中国书法文化在契约中的应用。通过聊城契约文化博物馆,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商业买卖发展凭据的“活化石”。
聊城中国运河博物馆Zongguoyunhe
中国大运河自始建立历史悠久,包含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三个部分,其中元代开凿京杭大运河会通河聊城段位于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内。
聊城素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著称。通过讲解员讲解,我们了解了大运河的建成发展历史,历代官员疏通黄河水患、治理措施(分水坝、节制匣、曾弯代匣‘三弯代一匣’、借水黄漳、引流泄洪、灌唐法、刘天河“植柳六法”)。其元代漕运对当时临清商业经济发展“黄金三角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临清供砖,“敲之有清脆有声,断则无孔”,北京故宫、天坛砖墙都由临清砖窑烧制。据说当时由大运河北上的商船,只要路过临清买一块临清砖带在船上,一路关税都可减免。
时任江南河道总督的杨以增先生,曾借大运河的便利条件,得以将江南收得的流散宋版珍藏转移到北方,自此改变了天下藏书“南强北弱”的局面。
孔繁森同志纪念馆Kongfansentongzhi
孔繁森同志一生三次援藏,三年入岗巴、拉萨五年入拉萨、两年赴阿里。
在援藏的近十年岁月,孔繁森同志为带领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时刻走在探索发展道路的前线。为藏区教育事业奔波操劳,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并收养了三个孤儿,将自己的工资分发给贫困群众,下乡时自费购置药品为群众看病等等。今天,回望历史,追忆这些大大小小的事迹,心中不觉奏响英雄的凯歌!
1994年11月9日,孔繁森同志在考察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殉职。去世时仅留两件遗物,一台袖珍收音机和8块6毛钱。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事业重如冈底斯山。”一副挽联道尽了人民群众对孔繁森同志的无限敬仰与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