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研究 | 古籍需要脱酸吗?

发布时间:2023-10-20    编辑:迈越文保    阅读:
古籍需要脱酸吗?




破损古籍需要修复,古籍修复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原则,多采用溜口、溜边、补裂、接边、补纸的方法修复古籍书叶。线装书是古籍中最常见的装订形式,经折页、锤平、碰针(齐栏)、钉纸捻,裁切天、地、背、打眼、订眼、订线、压平、一道道工序纯手工完成。


古籍当然也需要脱酸,不论是档案、古籍、书画、报刊、手稿,纸质文献只要出现酸化现象,就需要脱酸,延长保存寿命。



 古籍中的酸化现象



机制纸古籍


我国在清代中晚期已经出现机制纸,与古籍的形成时间定义是有时间上的重叠的。目前国内研究对清代中晚期至建国初期的机制纸普遍存在酸化现象已经形成共识。因此,这部分古籍是普遍存在酸化现象的。


手工纸古籍


我国传统手工纸的造纸工艺,在蒸煮制浆时采用石灰、草木灰,属于碱法制浆。为了改善纸的抗水性,施胶时,唐代的植物淀粉,宋代的植物粘液(杨桃藤)呈现中性至弱碱性。因此,传统手工纸有“纸寿千年”的美誉。


明代晚期之后,造纸开始使用上胶矾水的方法。胶矾水即松香-明矾施胶剂,溶于水后呈现酸性。酸催化纸张主要成分纤维素水解,造成纸张劣化,感官上使得纸张发黄、发脆,强度下降。另外还有造纸材料、工艺的下降,都造成了手工纸出现酸化现象。



古籍酸化案例


【某市级档案馆馆藏清康熙《沂州志》】


馆藏《沂州志》一函8册,据序文内容查考,为清康熙十三年(1674)邵士重修版。版式为四周双边,白口,上单线鱼尾,半叶十行,每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同,版心有书名、卷目、小题、叶码。


书芯部分为竹纸,主要病害为老化、变色、酸化、虫蛀、鼠啮、残缺、水渍、污染、皱褶、粘连、炭化等。全书酸化严重,达到自然掉渣的程度。经过抽样检测全书纸张表面pH值均值小于4.50。

研究1.jpg


修复前的《沂州志》全函天头


研究2.png

修复前的《沂州志》书叶


研究3.png

脱酸前的《沂州志》书叶



古籍酸化案例


【省属高校图书馆馆藏民国《医林改错》】


《医林改错》1函2册,四眼线装,(清)王清任著,民国间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四周双边,白口,上单黑鱼尾,半叶二十行 ,行四十字双,小字行同,版心有卷名、叶码。


书芯部分为皮纸,主要病害为老化、变色、酸化、鼠啮、残缺、水渍、污染、皱褶、粘连等。全书酸化严重,经过抽样检测全书纸张表面pH值均值小于4.50,按照古籍定损标准已经达到二级破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酸化严重,四周多为流传过程中使用导致的磨损、小裂口,但是这函古籍书叶的强度尚可,纸性较好。可见,酸化的化学指标pH值与物理指标纸张机械强度、光学指标白度色度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4.jpg

修复前的《医林改错》地脚


研究5.jpg

修复前的《医林改错》书叶


研究6.png

修复前的《医林改错》书叶



 古籍脱酸的标准规范



既然古籍也会酸化导致载体变质劣化,那么酸化程度也是古籍破损定级的依据之一。


研究7.png

《WH/T22-2006 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


古籍脱酸才能解决酸化病害问题,阻止纤维素水解,延长古籍保存寿命。


国家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42964-2023图书馆纸质文献脱酸工艺有效性评价方法》要求脱酸后表面pH检测酸碱度数值不低于6.5,碱储量不低于0.12mol/kg。《GB/T 21712-2008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要求用碱性物质经过脱酸处理后的书叶pH值应在7.5-10之间。



古籍脱酸的应用实践


古籍脱酸案例

【某市级档案馆馆藏清康熙《沂州志》】


本函古籍酸化严重,纸张表面pH检测均值小于4.50。在草订之前,将干燥压平后的书叶每10页为一沓,放置在衬网上,再覆上一层衬网,放入0.5%浓度的安书镁无水脱酸液中浸泡3分钟,取出,在干净撤潮纸上摊开,静置5分钟左右,待脱酸液完全挥发后,放入压板中压平。脱酸液不含水,纸张不变形、褶皱,对字迹、装订材料均无影响;无需干燥、压平等处理,便捷、安全高效。静置一周后进行检测,pH值有明显的提升。脱酸后,pH值在7至8.5之间,符合《GB/T21712-2008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要求。


研究8.png

《沂州志》脱酸前后对比



古籍脱酸案例

【某市级档案馆馆藏民国《医林改错》】


本函古籍酸化严重,纸张表面pH检测均值小于4.50。在修复、裁剪之后,将干燥压平后的书叶展平放置在水平面上,使用0.5%浓度的安书镁无水脱酸液中均匀喷涂一遍后,在干净撤潮纸上摊开,无需长时间静置,可立刻开始下一张书叶的喷涂脱酸。脱酸液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纸张修复过程使用。因载体剂挥发快,纸张会快速干燥,不需要额外的干燥时间,提高了脱酸作业的效率。静置一周后进行检测,pH值有明显的提升。脱酸后,pH值在7至8.5之间,符合《GB/T21712-2008 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要求。


研究9.png

《医林改错》脱酸前后对比



 古籍科技保护



目前,国家正在推动古籍定级转文物定级的工作。今后,是古籍,也是文物。古籍文物蕴含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保护古籍,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科学、高效的保护古籍,现代科技手段不可或缺。


2022年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在对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考察过程中,习近平强调,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2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评 论

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的推动科技创新中的“科技创新”,支持民间交往中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完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中的“文化”,这些关键词描绘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传播的宏伟蓝图。鼓舞了广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振奋人心,为我们坚持推动古籍科技保护事业注入强心剂。




Copyright © 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丨 备案号:鲁ICP备20210141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