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动态

动态 | 迈越文保与山东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启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4-05-30    编辑:迈越文保    阅读:

4月16日,“山东大学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心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隆重举行。当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践条件和实践基地建设类项目“古籍及近现代纸质文献文物保护与修复实验室”同步挂牌。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大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全面开启新的篇章。

1.1山大.jpg    1.2.山大.jpg


近年来,双方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实验室建设、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申报、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校外实习等多方面持续开展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次“山东大学古籍保护与修复中心揭牌仪式”受到了各界重要人士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杨照坤、山东省图书馆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祝晖、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李勇慧、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付俊海以及山东大学党委常委桑晓旻等领导出席并揭牌。山东大学2006级校友、齐鲁工业大学副教授、济南市纸质文物文献脱酸及保护技术创新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萌受邀出席仪式。


1.3.山大讲座.jpg


1.4.山大讲座.jpg


同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山东省教育厅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山东省“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在山东大学拉开帷幕,山东迈越文保有限公司修复师代表参加了该活动的启动仪式,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1.5.山大讲座.png


1.6.山大讲座.jpg


活动的重头戏是由山东大学图书馆与山东省图书馆联合承办的首场讲座活动,题为《从〈永乐大典〉看古籍保护与传承》。此次讲座的主持人是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长江学者杜泽逊,主讲人是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张志清,这位资深的古籍整理与保护专家以其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张馆长讲述了《永乐大典》编纂、流传、毁灭、重光的历史,将这部“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以《永乐大典》为例,既讲清楚了古籍保护的工作内容,肯定了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意义,也予以我们一些启迪。


1.7.山大讲座.png


卷帙浩繁的《永乐大典》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其几近亡佚的命运则反映出文运与国家、与民族命运相一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素有“盛世修典”的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商周,古籍整理与保护是对前人文明成就的珍惜守护,是一种赓续中华文脉的有效方式。此外,举全国之力编修、抄录的《永乐大典》,已知存世的仅剩430多册,这启示我们古籍保护真正有效的方式,不仅是对古籍本体的修复与保护,更要关注到古籍的信息保护和文化保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古籍活起来,以数字知识库、出版印刷等方式化身千百,融进大众的生活中,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古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一代又一代人的保护传承使得中华文脉延绵数千年而不断。推动古籍的保护传承,不仅可以保存历史记忆、赓续中华文脉,更能让古之精华为今所用,让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价值、文化理念更好走进人们心中并传承下去。



Copyright © 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All Right Reserved. 丨 备案号:鲁ICP备20210141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