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上海市档案局科技项目《无水脱酸液和批量脱酸设备的研制及在档案脱酸中的应用研究》结题预审会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本项目2019年初由上海市档案局批准立项,由上海市档案馆、齐鲁工业大学作为承担单位,由上海市黄浦区档案馆、山东迈越文保科技有限公司、华文传承(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
立项时,根据齐鲁工业大学在纸张脱酸方面的技术积累情况,团队的科研能力和国内外文献脱酸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3个目标:
1.研制安全、有效、经济、环保的国产无水脱酸液;
2.研制具备先进性、高效性、高可用性、高经济性和高安全性的系列批量脱酸设备;
3.通过大量的应用,积累海量数据,实现对脱酸技术全面的、科学的综合评估。
在来自各单位的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下,历时两年,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完成了项目预定的研究内容。
在设备研制方面,研制了非水分散体系脱酸剂、喷雾脱酸台,喷雾脱酸机,浸泡脱酸机等一系列新材料、新产品;课题组发表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已受理)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3项;取得查新报告1项、测试报告6项;取得了若干馆藏档案脱酸项目的应用案例。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预审拟提交项目验收会的报告材料,以及现场观摩所研制设备。除来自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黄浦区档案馆和齐鲁工业大学的课题组成员,本次会议邀请到了来自山东省档案馆、山东省博物馆、齐鲁工业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山东大学图书馆的专家,来自投资方山科控股集团的代表列席会议。
专家们审查了验收材料,观摩了浸泡脱酸机整个工作过程,认真检查了所脱酸档案、古籍、报纸、书刊的状况、品相、字迹情况。专家们认为,浸泡脱酸机的研制成功,具有开拓性、突破性和新颖性,浸泡脱酸机的大批量高效处理能力为解决我国海量的酸化档案、文物、古籍提供了一条成熟、可靠的技术路线。
专家们建议,修改验收材料,在近期各部委密集出台“十四五”规划,多次提出档案、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背景下,突出本项目的研究意义。进一步丰富验收材料,全面、详细的描述课题组工作和研究成果,为8月份的验收会做充分的准备。